3.起承转合
首句为起句,大多以点题为起笔;第二句为承句,以推进起笔为承接,形成铺垫;第三句为转句,大多以设问或设答为转折,设法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自己写诗的目的地;第四句为合句,合句要收束全篇,是作者的创作目的,也是整首诗的总结。
例诗1: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作者以站在鹳雀楼处所看到的景物起笔,告诉读者具体时间和地点,是夕阳西下时的鹳雀楼中。以远眺所见之黄河入海景色承接,更进一步确定鹳雀楼之地理位置。这两句写景,也是全诗的铺垫。第三句以议论转接,将人的思想感情植入议论进行转折,成功地为合句造势。第四句合理抒情,顺理成章道出作者的思想观念,充分揭示了民间俗语“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深刻道理。语言简洁明
快顺畅,言简意赅。
例诗2:
[唐]李白《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第一句,作者以倒叙形式起笔,议论点出天下伤心处,最伤心者莫过于生离死别。第二句以点题方式承接,写实亮出劳劳亭,完成了铺垫。第三句以赋予自然景物灵魂为转笔,给予自然景物春风以人的感觉,懂得分别之苦,拟人手法高超,意境新奇,完成结句。之所以不让柳条长叶,明明是送别者来时尚早、柳树还未发芽,作者却以议论抒情的手法,将人为的思想和感情强加给大自然,抒情转合,诗味大增。
例诗3:
[唐]李峤《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作者以无所不能的心态进行咏物,起笔就给自然界冠以人为的能量,不说秋天自然会落叶,偏说主动能落,议论起笔。以同样的心态,议论承笔,既能够落叶,又能催开花。转合,同样是议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言左右而顾其中,咏物之佳作。作者明里写风,实则以风自喻。当年作者正值青春年少,入仕不久,对一切都充满了信心,自我感觉良好,总有一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得意心理,信心满满。
李书文 笔名:秋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月刊》顾问,辽宁省诗词学会会长。出版个人诗文集五册,编撰出版诗词专用工具书《中华实用诗韵》《中华词律辞典》《格律诗词创作》。作品入编《中小学诵读精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