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青天水在瓶 读陈继豪先生禅诗
罗锡文
2014年5月,我与陈继豪先生到浙江千峡湖出席由《诗词月刊》举办的“中华传统诗词创作基地”挂牌仪式,随后和全国各地近百位诗友到青田、遂昌、仙居一带采风。陈继豪先生既是诗人又是书法家,每场笔会都受到诗友们热捧,争相索要其散旁体篆书作品。陈先生为人随和豁达,有求必应,每晚都泼墨挥毫到半夜。因为忙于弄墨,无暇舞文,浙江七日,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即时读到他的诗词。回到深圳之后,收到他的《甲午夏日吟稿》,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作品,自然都是难得的佳作。但从风格来说,我更喜欢其中的禅诗《题遂昌千佛山》
题遂昌千佛山
幽林杖策附云游,弥勒山前一解愁。
岫壑溪声连夜雨,禅音妙语化湍流。
千佛山位于遂昌县石练镇,是AAAA级景区。《遂昌县志》载:山上岩石怪异,可见千尊佛像,故名“千佛山”。明代遂昌县令汤显祖曾以“朝日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的诗句赞美千佛山。主峰有一座神奇的天然山体弥勒佛,高达百丈,坐东面西,身披天然袈裟张开佛手,有呵护众生之意。“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令人震撼。据考证,遂昌县在历史上佛缘颇深,唐代著名画僧曾在千佛山翠峰院隐居14年,完成了18罗汉图。清代著名抗英将领朱煌任遂昌县令时曾写下:“石佛高盘万仞山,昙花现处照溪湾,纵然色相空中现,只在非空非色间”的词句,将千佛山景观与意境描写的栩栩如生。
风光景色、历史人文,诗人似乎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只有“当下”最真实的感觉。“幽林杖策附云游”,山路崎岖蜿蜒,诗人是被拐杖带着或者赶着走路,南和尚“杖藜扶我过桥东”表现了“我”的苍老与羸弱,但还是带有自主和自我意识的。如果说“杖策”还有点被动的话,那么“附云游”就是“应无所住”的完全放下。“附”字用得好,写出了忘我和无我的状态。“弥勒山前一解愁”这个句子有意思,首先,诗人看到的还是山,不是佛,在“无我相”之后,接着就是“无佛像”;“解”在这里似乎不是解脱的意思,因为诗人本人并无发“愁”,而是理解或者明白了众生“愁”的根源。诗人没有直接或者正面给出答案,而是用“岫壑溪声连夜雨,禅音妙语化湍流”来回答,白云出岫本无心,“溪声”和“连夜雨”也不是“愁”的因由,如果能够放下,那么这些都是“禅音妙语”!
也许,唐李翱的禅诗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陈继豪先生这几个句子的理解:
证得身形是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
罗锡文 中华《诗词月刊》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