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首页 诗词月刊 倾心余事做诗人 诗人档案 站长风采 诗坛快讯 切磋园地 八方联谊 诗词曲赋 诗书画廊 联系我们
诗词曲赋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曲赋
真情最是许同袍
[发布时间:2022-07-08 10:30:32 ]   

真情最是许同袍


罗锡文


  自“五四”运动西风东渐以来,诗词和其它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样,备受批评责难,一直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即使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和学术有了更充分的自由,传统诗词也未被列为国家文化艺术管理机构扶持的对象,在“不禁止也不提倡”的夹缝中自生自灭。也因为国家有关部门没有给予诗词等传统文化一个明确的定位,让某些别有用心的文化官僚有机可乘,妄图把古汉语和诗词从教科书中砍掉,在教育和文化上“去中国化”。那怕在以“继承与发展”为借口的众多诗词大赛和国家级奖项中,传统诗词也被肆意糟蹋,用来恶搞或者交易,诗人的桂冠往往被授与不学无术者甚至是寡廉鲜耻之徒……尽管如此,“五四”之后近百年来,革命家、哲学家、艺术家、知识分子和广大民众,还是用传统诗词来记录中国由弱到强、由乱入治的民族复兴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表达他们的理想、信念和感情,留下了很多很多脍炙人口、可以流传千古的名句名篇;改革开放以来,成千上万自发的诗词组织或挂靠于政协、工会、干休所,或者挂靠于企事业单位,如雨后春笋、见缝插针地在中华大地上蓬勃发展;数十万传统诗词爱好者在困惑中坚持创作,在欢呼盛世、讴歌时贤、倡道除弊和表现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艰难前行;更有很多象张济川先生和秋枫女士一样的诗家,为了给广大诗词爱好者营造一个交流平台,不惜散家以赴……可见,包括格律诗词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秋枫是首任中华《诗词月刊》杂志社社长兼主编,是诗词界所熟知的诗人。但秋枫并不是成功的社长——为了坚持独立自主的办刊方针和独特的风格,建立一个完全属于诗人的平台,她在有关领导和热心人士的鼓励下,把《诗词月刊》从“官办”改制为“民办”,成为无依无靠的“孤儿”,凭借几个热心人菲薄的工资支撑起一家全国性的诗词刊物;为了给广大诗人留住这最后一片净土,她拒绝了商业广告,也婉辞了高价并购,靠节衣缩食来维系这家几乎是普天之下最穷的杂志社。秋枫也不是最好的编辑——为了鼓励广大诗词爱好者,她不惜驳很多大家名家的面子,给那些初涉诗坛的新手腾版面。因为她知道,大家和名家不会因为月刊少采用他们的稿件而失去创作热情,而能在一家全国性刊物发表作品(那怕作品有时还不够成熟),往往可以让这些新人建立自信,把诗词作为一生的追求。由此可见她对诗词事业的一片苦心。秋枫估计也成不了最出色的诗人——她时时在为月刊的生存发展殚精竭虑,为各地诗词组织和创作基地的建立运作奔波忙碌,为诗教和诗词传播呕心沥血,根本没有时间静下来创作,也没有时间来修饰、推敲自己的作品。可以说,撑起这个真正属于广大诗人的交流平台的代价中,也包含了一位杰出诗人的艺术生命。

令人振奋的是,《秋枫吟草》在广大诗友的期待中出版了。虽然只有百十来首,已足以折射出作者的品性、理念和诉求。多数作品是秋枫在为诗词事业奔波忙碌或者参加各种诗词活动之余的急就之作,是作者最真切的心声。

  秋枫是一位有担当的诗人,在没有任何资助的情况下,以一己之力编撰《中华实用诗韵》和《中华词律辞典》,其中的艰辛确实无法言表,但作者志在“继宋承唐兴大业,扶新剪腐护常青”,终觉“无私三尺冰消厚,有志十分月照明”;“烈马从来出战马,庸才每自妒英才”既是自勉和砥砺,也是对妒贤嫉能者的无情还击;“一心弘国粹,廿载不言功”(《宁夏诗词学会成立20周年致贺》),就是对中华儿女弘扬国粹这一历史使命的理性认识。

  秋枫处事果决,颇有丈夫之气。从月刊改制到数易其址,以至倾家救社,辛酸中又带有几分壮烈,《无题》中“无奈刖刑衷不改,有情补璧业还彰”是对诗词事业义无反顾的执着追求,“依然亮盏心头照,辉耀征帆一路扬”和“楫击中流重放胆,蹄辞驿站又登程”,彰显作者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信念;“未悔投胎忧命贱,当修来世女儿身”(《与友人聊身世》),作者无悔于自己的选择,无悔于自己的事业,无悔于人生!“女儿腔里男儿血,羞见腮前着泪痕”(《知命感怀》之一)温婉中却充满留血不流泪的刚强!在笔者看来,芸芸众生之中,须眉未必真男子,巾帼岂无大丈夫?!

  秋枫为人刚直,嫉恶如仇。假如说“初涉坛中砂砾厚,惯于道上性情真”(《与友人聊身世》)还是拂垢弹尘的话,《访山海关感袁崇焕》“狗头偏做羊头卖, 黛色犹当白色吹”就是不平之鸣了,《原韵奉答邓世广兄》更是对社会腐败现象的无情批判:“占住琼台有俸银,庄家常改亦常新。雕龙未许许雕狗,长刺无成成长麟。笋出山中争嘴硬,苇生墙上顺风真。时来书画邀恩宠,唯独诗词贫复贫”。到了知命之年,“望中霄壤等同幻, 始悟人妖不共车”,虽然不求天地重合,却仍然泾渭分明。《泡茶》则是在功过是非之外直面本质的思辨:“冲得闲茶无意间,浑然上下自由旋。突来心绪认真想,未解情缘仔细看。一晃杯中同震荡, 三思界外共牵连。忽从就理明常理,升降皆因水掌权”。

  秋枫既有侠骨又充满柔情。她事亲至孝,父母均是无劳保无医疗保险无生活来源的农民,长年卧病,生活无法自理。秋枫克尽孝道,亲侍汤药,妥为赡养。为了排解父母忧烦,时常用轮椅推送出游,被传为佳话。假如说亲情是源于人之本分,乡情友情是源于社会角色的话,那么她对诗词事业和诗人的这份真情就更加难能可贵了。虽然有“才疏偏冶三生笔,身累皆溶一字情”的感慨,她却无怨无悔,乐此不疲,“倾心两卷灯前写,沥胆三生道上行”!《青玉案·无题》就记录了个中感受:“时追彩蝶寻芳路,更喜见,花千树。馥郁深深深几度。月来弄影,桂香穿户,自在高寒处。   云霞似火烧天幕,阆苑耕耘种李杜,妙手裁新无计数。倩谁情笃,得青眸顾,不是平常物”。

  假如读者想探究秋枫甘为广大诗人和诗词事业奉献一切的原动力,也许可以从她的两阕《一剪梅》找到答案:

  一剪梅·松

  立命苍崖品不同,雾罩从容,雪压挺胸。鋻今阅古大夫雄,从未邀功,确受皇封。  月送晴明鹤舞空,久对江东,傲骨雄风。云天玉笔秀如龙,韵写长青,不改初衷。

  一剪梅·梅

  无富平生好景真,何畏艰辛,未计清贫。千般苦乐付耕耘,典当清晨,收获黄昏。  愿许吟坛寄此身,宠不欢欣,辱不惊心。殷勤处处著枝新,抖擞精神,俏不争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无论道路多么曲折,也无论探索多么艰辛,秋枫视广大诗人为父母师友、兄弟姐妹,总用她那叟弱的双肩撑起一片天地,守护诗词月刊这个属于天下诗人的平台。因此,她得到了诗人的认同、尊重和爱戴。也许,后世诗人不一定能记住秋枫的词句,但一定会记住她为诗词事业所作的一切!

(2014年12月24日)


罗锡文  中华《诗词月刊》社社长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主办单位:诗词月刊  辽ICP备16005768号-1            版权发布:营口之窗网站  技术支持:营口爱思达计算机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国家批准建站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