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首页 诗词月刊 倾心余事做诗人 诗人档案 站长风采 诗坛快讯 切磋园地 八方联谊 诗词曲赋 诗书画廊 联系我们
诗词曲赋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曲赋
返虚入浑 积健为雄
[发布时间:2023-07-27 10:30:13 ]   

返虚入浑 积健为雄

——浅谈苏福《三十夜月诗》的审美意义


林锡彬


广东省惠来县明朝神童诗人苏福诞生于洪武初年。虽然他只活了十四岁(13581371),但他创作的《三十夜月诗》(七绝组诗三十首),六百多年来,在潮汕、广东乃至全国诗坛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原因在于:

一、《三十夜月诗》是亘古未有的风格独特的咏月作品,是诗史上辉煌的丰碑

可能由于阅读面的局限,笔者至今尚未发现,史上有哪一位诗人,曾经象苏福这样,对一个月中三十个晚上的月亮分别细辨,找出其前后之间的细微差别而赋诗吟咏的。

几个世纪以来,学界已有共识——苏福的《三十夜月诗》,在我国诗歌史上,是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现象。而在苏福身后,主要是神童家乡(惠来县)的作者,不少人出于对先辈才华的钦仰,纷纷模仿他而创作的同题组诗,然未见可与媲美之作。

所以,苏福这组作品,是对诗词和文学一大空前的贡献。苏福是辉耀长空的星辰,《三十夜月诗》是诗史上辉煌的丰碑。


二、《三十夜月诗》具有很高的文学审美价值

首先,纯朴无瑕,天真烂漫。作者创作这组诗时,据说年方八岁。然而他以异乎常人的早慧和博识,以及童真直觉、主观感受和神奇的想象力,将这轮千古共仰的明月,描绘得多姿多彩。例如,将月儿想象、比喻为“先天太极图”、“娥眉”、被人“捻一痕”;是“参差掩不交”的镜子、“佳人”、“只眉”、“新镰”、是“冰盘”;如“一只梭”、“银蟾”、“破镜”、“镜轮”、“冰轮”;月中有“仙枝会短长”、 象“弓弦”、有“上弦”和“下弦”;如“弯弓欲射”、“斜插银梭”;也如 “腰镰”、“半边眉”;甚至象“江州商妇”、“琵琶半面遮”、“钓一钩”、“娥女夜眠”等等。一首诗一个意象,各具特色,绚烂多姿。

其次,含弘光大,重塑美好。作者将来自于书本或者大人口头传授的神话故事中的美好人物形象,赋以新的个性,进行再创造,使她们以新的姿态出现,大大丰富并美化了月亮的文学形象。请看:

“嫦娥”一词,我们一般意喻的对象是十五的月亮,或比较圆满的月亮。而苏福请出的“嫦娥”,却别有一番意味。例如,言初一:“嫦娥底事半分无”,说初二:“嫦娥不是梳妆手”,道十六:“恐与嫦娥不有缘”,问二十:“借问嫦娥蚀多少”,品廿四:“嫦娥早起梳妆罢,斜插银梳向鬓边”,评廿五:“嫦娥妆饰何堪比,想是梳妆半叶痕”,诙谐中不失端庄妍丽。此外,为了适应声律,他还采用了本义异名的“娥女”殿后——三十夜的“娥女夜眠甘守寂,恰如陈后闭长门”,贞静贤淑,意味深长。

作者还引入了另一个与月亮相关的神话人物——“织女”。因为写到初七夜,就必然跟“七夕节”联系起来,自然涉及“牛郎织女”:只见“牛女依期渡汉河,广寒孤枕奈愁何”,已经不止是儿女私情,更兼有了思乡情愫。及至初九:“不知织女归何处,留住中天一只梭”,极尽清冷孤寂描写之能事,让读者在初七至初九的夜晚,拉开了乡愁的帷幕,让童真大放异彩。诗人通过这些不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使月亮与读者对起话来,生动有趣,令人掩卷长叹。

其三,典实有据,化用无痕。苏福小小年纪,能准确地将诸多文学典故化入诗中,帮助读者共同感受天上明月这一自然恩赐,令后世读者拍案惊奇……

将初一月比喻为“太极图”,前所未有。《朱子语类》卷七五曰:"太极只是一个混沦底道理,里面包含阴阳、刚柔、奇耦,无所不有。神童用这个概念来进行初一月的描写,乃“无中生有”之法。此时的月亮,怎生个样子,的确难以说清。而用 “太极图”这个特别的意象来言喻她,境界全出,妙不可言,直令明朝后七子领袖王世贞击节称妙。他说:“余读苏神童《初一夜月诗》,‘却于无处分明有,浑是先天太极图’二句,饶他湛甘泉诸公,再理会几年也说不到。”甚至说:“令陈白沙,庄定山白首操觚,未必能胜”。可见其成就之高。

《三十夜月诗》写初五至十八上半夜十四首诗中,有十首描写饮酒场景。由于时代局限,古人赏月,最抒情的场面,莫非月下“对酒当歌”。而这种场面最为美妙的表述是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从苏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是非常熟悉和热爱李白《月下饮酒》这首诗的。例如初五:“正好开樽邀客饮,只愁易落不迟迟”;初八:“与君对影三人酌,酌到中宵分散眠”;初九:“堪叹人生奈若何,良宵遇酒且高歌”;初十:“伴我举杯相对饮,三更鼓响未成眠”;十一:“人生何问圆兼缺,且向中庭酒满斟”等等,基本上皆脱胎于李白的名篇但却能翻出新意。

“婵娟”一词,最早见自张衡《西京赋》:“嚼清商而却转,增婵娟以此豸。形容姿态曼妙优雅”。后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影响最大。苏福用于十六夜的月亮描写:“十五圆非今夜圆,只因圆处减婵娟”,以写光辉初减,形象美好而讨人怜爱。

此外,神童细致地注意到了月亮盈亏消长的对应规律,例如初二夜“三足金乌已敛形”,对应廿九夜的“东海金鸡已唱酬”;初八月:“新月弯弓欲上弦”,对应廿二夜则是“残月今宵正下弦”;初十夜“上旬初过未团圆”,对应二十夜“二十还同一十初”;等等,体现了自然美和文学美各自的对立统一。

对于月亮的各式表述,作者展现了厚实的知识底蕴和丰富的词汇贮备:“兔魄”本自《周易参同契》;“广寒”本自唐《明皇梦游广寒宫》;“银蟾”本自白居易《中秋月》;“桂影”来自唐李咸用 《山中夜坐寄故里友生》; “江州商妇”出自白居易《琵琶行》;“陈后闭长门”源自汉武帝之陈皇后《长门终老》的故事······当涉及太阳时,则以“三足金乌”、“烛龙”、“阳精”、“初日”诸典化用,使作品句式灵活,信息密集,品位提升,达到了返虚入浑,积健为雄的境界。

其四,精神凸显,哲理升华。可能受庄子思想或苏东坡作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影响,面对“推移渐不同”的月亮,神童表达了对“阴晴圆缺”的感叹:“堪叹人生奈若何,良宵遇酒且高歌”,“人生何问圆兼缺,且向中庭酒满斟”,“半轮未满缺些儿,后夜阴晴未得知”,“已有清辉连四境,何妨对此酌金卮”,“四时但愿长如此,只恐推移渐不同”,“有钱时节常常是,恐与姮娥不有缘”,诸多佳句,展现了无关荣辱、超然物外的旷达襟怀和睿智的人生理念,体现了浓厚的烂漫主义色彩和意蕴深邃的哲学意味。这是作品最为可贵的成就。

  三、通过作品的表述,我们感受到了明朝初期人们的生活气息和审美趣味

首先,借助月亮逐日推迟升起时间的节律,我们听到了明朝初年,神泉这个海边小城夜间的声声更鼓:初四夜“禁鼓才闻第一敲”,当夜幕降临之际,这里击 “禁鼓”,实行宵禁,说明那时候的神泉地区,有了衙门设置;十七夜“一鼓初敲韵未终”,十八夜“劝君夜饮停杯待,二鼓初敲管上窗”,初十夜“伴我举杯相对饮,三更鼓响未成眠”,廿六夜“四鼓敲推更已残,腰镰谁把上东山”,廿八夜“五鼓初终擂正哗,只眉初上海之涯”······在这天涯海角,更深夜静之际,这鼓声,是那么寥廓空灵,令人神往。

其次,初三夜一句“日落江城半掩门”,说明社会安定,各家各户,无须设防;其三,夜来最佳的享受要算“正好开樽邀客饮”(初五),而无论如何“也堪邀客酒盈钟”(初六),“人生何问圆兼缺,且向中庭酒满斟”(十一),“光辉未必输三五,任待邀朋酒满觞”(十四),如此看来,惠来明朝的好客聚饮之风,和经济繁荣的今日市井比较,其实相差无几;其四,惠来人勤劳,神童怜爱之。廿二夜诗曰:“若有远行人起早,也应相伴五更天”,廿七夜:“最是惜花人起早,慌忙只画半边眉”,廿九夜:“浮云收尽天如水,渔父谁抛钓一钩”——出行、养花、捕渔,各类生活场景亲切生动,令人如临其境,幸福感盎然可鉴。

四、《三十夜月诗》的艺术成就和启示

基于上面的阐述,我们可以略知苏福的才华和作品成就的高度。明隆庆年间知县黄一龙主修《潮阳县志》时,于苏福《送林鼎元》诗后留题:“······福诗藻丽奇瑰,豪纵不羁,如《秋风词》、《纨扇》等篇,往往类此,有太白、李贺所不能道者。使天假之以年,其所就当未可量。”黄氏曾官至大理寺评事,为当时之大学者。而一句“有太白、李贺所不能道者”,可见苏福为诗,已达何等高度!也足以证明苏福二百年之后的学者王世贞(15261590)大力向学界举荐苏福作品是有其学术依据的。而王世贞二百年之后的诗评家袁枚(17161798)在其名著《随园诗话》中向诗坛推荐《三十夜月诗》并选刊其中七首是凭法眼公心的。

由此我们可以认定,《三十夜月诗》,不仅是广东省惠来县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应该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加以传承。

《三十夜月诗》是以社会生活为依据,借自然描写为手段,阐述人生哲理的佳作,具有相当高的人文价值和审美意义。

参考文献:

1、《惠来县志》1948年版2、吴二持《论神童苏福的诗》,汕头大学出版社202010月版《潮史·潮人·潮文》。


附录:【明】苏福《三十夜月诗》

气朔盈虚又一初,嫦娥底事半分无。却于无处分明有,浑是先天太极图。

(初一夜月)

三足金乌已敛形,且看兔魄一痕生。嫦娥不是梳妆手,终夜娥眉画不成。

(初二夜月)

日落江城半掩门,城西斜眺已黄昏。何人伸得披云手,错把青天捻一痕。

(初三夜月)

禁鼓才闻第一敲,忽看新月挂林梢。谁家宝镜新藏匣,盖小参差掩不交。

(初四夜月)

浮云散尽碧天西,那处佳人露只眉。正可开樽邀客饮,只愁易落不迟迟。

(初五夜月)

烛龙西坠敛余红,谁把新镰挂晚空。此际莫嫌光彩少,也堪邀客酒盈钟。

(初六夜月)

牛女依期渡汉河,广寒孤枕奈愁何此时方与人间约,剖破冰盘下碧波。

(初七夜月)

新月弯弓欲上弦,初昏光彩到中天。与君对影三人酌,酌到中宵分散眠。

(初八夜月)

堪叹人生奈若何,良宵遇酒且高歌。不知织女归何处,留住中天一只梭。

(初九夜月)

上旬初过未团圆,已有清辉耀九天。伴我举杯相对饮,三更鼓响未成眠。

(初十夜月)

敛翼阳乌若木林,半轮新月到天心。人生何问圆兼缺,且向中庭酒满斟。

(十一夜月)

晚至天心过半轮,微微清影照黄昏。忘眠任到三更鼓,留住余光伴酒樽。

(十二夜月)

冰轮欲满缺些儿,后夜阴晴未得知。已有清辉连四境,何妨对此酌金巵。

(十三夜月)

良夜推移二七当,银蟾尚减一分光。光辉未必输三五,任待邀朋酒满觞。

(十四夜月)

天上人间月正中,中秋八月半欣逢。四时但愿长如此,只恐推移渐不同。

(十五夜月)

十五圆非今夜圆,只因圆处减婵娟。有钱时节常常是,恐与姮娥不有缘。

(十六夜月)

一鼓初敲韵未终,好看破镜上苍空。但知光彩依然在,任待骚人说不同。

(十七夜月)

二九良宵此夜当,镜轮虽破有余光。劝君夜饮停杯待,二鼓初敲管上窗。

(十八夜月)

玉漏迢迢夜未央,俄看卯白上东方。其中桂影依然在,想是仙枝会短长。

(十九夜月)

非弓非镜亦非梳,二十还同一十初。借问嫦娥蚀多少,三分已蚀一分余。

(二十夜月)

破镜缘何少半规,阳精倒迫若相催。弓弦过满知何似,正是弯弓欲射时。

(廿一夜月)

三更半夜未成眠,残月今宵正下弦。若有远行人起早,也应相伴五更天。

(廿二夜月)

此夜弯弓不上弦,名为残月又如鲜。五更回望东楼上,想是嫦娥遗片莲。

(廿三夜月)

三八良宵正此天,三更残月上楼前。嫦娥早起梳妆罢,斜插银梳向鬓边。

(廿四夜月)

破境三分去二分,看来惟有一分存。嫦娥妆饰何堪比,想是梳妆半叶痕。

(廿五夜月)

四鼓敲推更已残,腰镰谁把上东山。似弓还大梳还小,小蝶谁将叠大盘。

(廿六夜月)

频敲玉漏夜迟迟,残月弓弯上海湄。最是惜花人起早,慌忙只画半边眉。

(廿七夜月)

五鼓初终擂正哗,只眉初上海之涯。江州商妇知羞者,犹把琵琶半面遮。

(廿八夜月)

东海金鸡已唱酬,未看初日上东楼。浮云收尽天如水,渔父谁抛钓一钩。

(廿九夜月)

才周一月匝三旬,不见清辉有半痕。娥女夜眠甘守寂,恰如陈后闭长门。

(三十夜月)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主办单位:诗词月刊  辽ICP备16005768号-1            版权发布:营口之窗网站  技术支持:营口爱思达计算机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国家批准建站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