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首页 诗词月刊 倾心余事做诗人 诗人档案 站长风采 诗坛快讯 切磋园地 八方联谊 诗词曲赋 诗书画廊 联系我们
诗词曲赋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曲赋
可问春风 即随本心
[发布时间:2023-10-24 10:40:17 ]   

可问春风   即随本心


作者:杜继凯(山东)


三篇文章两首诗,记录生活好时光。用什么形式来描绘身边的美景?是绝句、律诗,或是小令、中调,抑或是散曲?运用不同的形式是为了体现诗的美感、利于吟诵、使内容更深刻。关键是自己熟悉或喜欢的形式为要。

是写叙事诗、抒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一般而言,一种体裁往往叙事中有抒情,山水田园中有怀古或咏物,题材不必刻意,但一定要注意韵脚要上口、句意要流畅、立意要高远并由感而发。

一、立意为先,新意为要

意境是诗的灵魂。所以意境和表达的内容是第一位的,先立意,你想通过这首诗,表达些什么主题。一般是放在诗、词、曲的结句部分。

如: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结句:花落知多少?要表达、要抒发的是——花落成尘,忧思掩埋心底。如何形成完善的诗的意境?

首句:春眠不觉晓,通过不觉二字,暗含诗人没觉察到天亮,说明醒得很晚,醒得很晚往往是因为睡不着,这件事来抒发花落知多少的道理。

承句:要深化首句,春眠不觉晓怎么了?说明不了花落的心境何去何从,于是继续说明 ,处处闻啼鸟。直到听到了满耳的鸟叫,才醒来。众鸟啼鸣代表的是勃勃生机。

转句:怎么才能使前边的情景过渡到要阐明的道理上呢?这就转句要起的作用,夜来风雨声。昨天夜里风雨交加,因为睡不着,会注意到风声雨声。诗人躺在床上,被风雨声所触动的是一种情绪,并没有具体的的对象,而只有大概的指向。

这样的铺垫为“落花这种隐喻情绪找到了注脚。落花,可以指青春的逝去,可以指一切美好事物的消逝。

如何化消极为积极?诗人在春睡醒来之时,昨夜的情思未过,今朝的新绪又来,两种情思交织,形成独特的诗境。新意在:处处啼鸟,开启了新的一天。

2022年第9期《中华诗词》发表了笔者的《春钓》

风柔花谢戏游人,云浪卷霞千叠春。

自是方塘香饵曳,一园烟景绝红尘。

取材于学校门前的淮步八景。结句:一园烟景绝红尘。是要抒发、要表达的主题。游人赏花,花戏游人。落花有情,流水有意。落花是香饵,水映佳人,谁钓云霞?把景和情衔柔到一起,深化主题。绝句写景,画面感很重要。“风柔、花谢、游人,云浪、卷霞、方塘、香饵、烟景”同框出现,和谐自然。新意在:人与春互钓。

《玉楼春•春思》

妆成梅艳深山路,重复新冠谁敢去。宅家残梦水中春,微课诗愁窗外雨。 文传指点心无苦。键击推敲情万缕。清零开学有回音,暖日踏青无尽处。

这首词同样发表于第9期《中华诗词》。

结句是“清零开学有回音,暖日踏青无尽处。”即立意点或主题。起句“妆成梅艳深山路,重复新冠谁敢去。”是起因;承句“宅家残梦水中春,微课诗愁窗外雨。”居家上网课;转句“文传指点心无苦。键击推敲情万缕。”师生指尖上的互动,别样的情怀,别样的期待。为结句做好了铺垫。新意在:开学春意无限,踏青春意无限。

散曲【中吕·朝天子】淮涉春色

左弯,右弯,岸柳含烟唤。水阁廊道引余攀,春浣村姑善。垂钓寻缘,锁龙石闪,塔高投影妍。快编,快传,分享风光艳。

同样取材于学校门前的淮步八景。

结句是“快编,快传,分享风光艳。”即要抒发的情怀。起句“左弯,右弯,岸柳含烟唤。”踏表在路上;承句“水阁廊道引余攀,春浣村姑善。”步步见景;转句“垂钓寻缘,锁龙石闪,塔高投影妍。”快速递进,人在景中游,景因人生色。为结句做好了铺垫。新意在:分享美好、分享幸福。

二、人境共情,知音共情

《诗大序》清楚阐明了如下对应: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对于知音者来说,它们的真实含义是易于接受的,这是有关解读诗境的最早的程式之一。

许浑三首《早秋》诗的第一首里就提出来了,宽泛的诗题将诗与“咏物”诗的传统联系了起来,读者在阅读诗文时,便希望能发现一些关于早秋的基本要素: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老烟波。

诗的首句写的是夜里,“瑟”的乐音,非由诗人自弹。对之说明的“清”,是秋天所有事物的典型特征。“知音”由当下的情景而知秋了,知音共情。

第二句至第四句,秋之征兆处处皆是,“西风”“残萤”“玉露”,掠过秋之高天、开始迁徙的“早雁”以及充满秋意的“金河”。这些类似的东西汇集到一起,组成了秋的征兆:西风伴着遥夜泛来的瑟乐,而西风又有自己的音乐—“商”,这是属于秋天的音调。第二联是亮点的结合:萤火虫的亮光轻触闪光的露珠,白雁的身影划过天上的星河。

第五、六句“晓”意味着“拂晓”和“可知晓”,这首诗中的晨光更多地展现了对感官认知的阻碍:这里的树叶“还密”,表明了那时不是深秋。明净的天空下山形显得层叠无穷。

第七、八句,近处一叶落下,提醒读者须对诗句补上另一半“而天下知秋”。落叶导出一种“觉”“老烟波”,这一结句的意象代表了对秋天的最终认识。它体现了一种心绪的融合,知音实现了共情。

2023年第1期《中华诗词》发表了笔者的如梦令·登青州云门山览胜

览胜云门偶遇,寿在南山松处。文卷状元书,婉约诗词寄语。如许,如许,了得青州洞府。

“诗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词中“寿在南山松处” 提醒读者真义真景是“寿比南山不老松”。“文卷状元书”这是明朝礼部尚书赵秉忠的状元卷,小史料大视野,通过历史共情进而在情感和心智体验中深度理解青州历史。结句“了得青州洞府”人境实现了共情。

《如梦令•潍城自怡园》

叩韵生音百亩,香色半池相守。舒卷许倾心,水阁临风怀旧。知否,知否,已约红联吟瘦。

这首词同样发表于2023年第1期《中华诗词》。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小切口、知音共情:第一、二句知音百亩,活色生香半池。结句“吟瘦红联” 人境实现了共情,回归了主题“满园自怡”。

写出新颖奇妙的意境,其实真的不在于使用多么偏僻华丽的词,而在于自己对作品立意构思的精巧几何。

因为走心,所以走进真实,并触摸国粹的温度,生成对国粹的温情与敬意。

“遇事不决,可问春风。春风无语,即随本心。”只要有诗心,生活处处有题材,仿写、步韵、以名句入诗皆可做为起手式。一首诗,就是一个故事、一个微电影、一幅画。立意归于结句,诗语与意象同辉,韵味才更悠长。



【作者简介】杜继凯,男,汉族,196411月出生,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人,大学本科,高级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即墨区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即墨诗词》执行主编。著有《诗词格律简释》。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湘江二路277号环秀景苑162903

杜继凯 13863926319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主办单位:诗词月刊  辽ICP备16005768号-1            版权发布:营口之窗网站  技术支持:营口爱思达计算机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国家批准建站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