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首页 诗词月刊 倾心余事做诗人 诗人档案 站长风采 诗坛快讯 切磋园地 八方联谊 诗词曲赋 诗书画廊 联系我们
诗词曲赋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曲赋
读李书文痛悼与缅怀叶嘉莹先生的两首诗
[发布时间:2024-12-25 10:30:57 ]   

读李书文痛悼与缅怀叶嘉莹先生的两首诗


孙祝田


痛悼叶嘉莹先生

李书文

先生此去韵长留,吟苑星沉动九州。

海外传薪燃绛帐,环中琢玉写春秋。

情牵雅颂千秋业,梦绕文明百代讴。

幸有遗篇垂后世,清魂依旧励诗俦。


面对叶嘉莹

诗名驰海宇,德望仰高山。

去国播薪火,寻根报故关。

传经输五内,掖后散千锾。

济济儒林里,谁堪仲伯间。

:此诗写于1998年,作者时任《中华诗词》编辑部副主任期间,对叶先生专访后,写下的《面对叶嘉莹》一文的结尾!

这两首诗,一是痛悼叶嘉莹先生,二是以面对叶先生的旧作传达出深切的追怀。著名诗人李书文老师这两首诗,都以独特的视角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叶嘉莹先生非凡的一生以及对诗词文化传承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这样不仅仅是简单的缅怀与歌颂,更是为后来人提供了榜样的力量和前行的指引。

《痛悼叶嘉莹先生》一诗悲重的情思令人心灵共振。

首联先生此去韵长留,吟苑星沉动九州,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沉痛且宏大的氛围。前句点明叶嘉莹先生虽已离去,但她所留下的诗词韵味、文学风采会长久留存,给予高度评价;后句以吟苑星沉形象比喻先生逝世如同诗词领域一颗璀璨星辰的陨落,而动九州则凸显出其影响力之大,波及范围之广,能让整个中华大地都为之震动,起笔不凡,奠定了全诗缅怀追思的基调。

 颔联海外传薪燃绛帐,环中琢玉写春秋,对仗工整且表意深刻。海外传薪体现了叶嘉莹先生在海外致力于传播中华诗词文化的伟大功绩,燃绛帐更是将讲学授业的场景描绘得生动形象,仿佛看到那一方讲席上,知识的火种被点燃;环中琢玉则象征着她在国内也不断雕琢诗词文化这一瑰宝,为传承和发展诗词不懈努力,写春秋概括了她用漫长岁月为诗词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尽显先生对诗词传承的贡献。

颈联情牵雅颂千秋业,梦绕文明百代讴,进一步升华情感,从对诗词本身拓展到对整个中华雅颂文化以及文明传承层面。表明先生满心牵挂着诗词文化这一能够千秋流传的伟大事业,并且连梦中都萦绕着要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不断歌颂、传承的愿望,彰显出她境界之高远,使命感之强烈。

尾联幸有遗篇垂后世,清魂依旧励诗俦,在表达缅怀的同时又传递出积极的力量。庆幸先生留下诸多诗词篇章能泽被后世,让后来的诗词爱好者、创作者们可以从中汲取养分,而清魂依旧励诗俦则强调先生高洁的灵魂依然能激励着一众诗友,继续在诗词创作、传承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收束全诗,余韵悠长。

《面对叶嘉莹》一诗,此处使人感受到缅怀的深切。

首联诗名驰海宇,德望仰高山,简洁有力地概括了叶嘉莹先生的两大突出特点。前句描绘其诗词名声传播四海,享誉海内外,侧面体现出她诗词创作成就之高、影响力之大;后句用仰高山这一形象比喻,展现出先生品德、威望如同高山一般令人敬仰,让人望之而心生崇敬,首联便从两个关键角度勾勒出先生令人钦佩的形象。

颔联去国播薪火,寻根报故关,精准地抓取了先生人生经历中的重要部分及背后的情怀。去国播薪火体现她离开故土,却依然在异国他乡积极传播中华诗词文化火种的奉献精神;寻根报故关则彰显出她无论身在何处,内心始终牵挂着祖国,希望用自己的所学回报这片故土,传递出深深的家国情怀,使先生的形象更加立体饱满。

颈联传经输五内,掖后散千锾,着重体现先生在传承经典以及提携后辈方面的作为。传经输五内表示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内心所积累的经典知识、学问传授出去,倾尽全力;掖后散千锾则以散千锾生动比喻她对后辈的大力扶持,就像散发钱财般慷慨,展现出先生的无私与对诗词传承人才培养的重视,凸显其高风亮节。

尾联济济儒林里,谁堪仲伯间,通过在众多文人儒士中进行对比,再次强调叶嘉莹先生的卓越不凡。意思是在人才济济的儒林之中,很难有人能与先生相提并论,侧面烘托出先生在诗词界、文化界的独特地位和超凡影响力,以此作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这两首诗,生动体现出诗词艺术的创新有为思维全息:从诗词创作角度看,诗人们通过巧妙的用典、工整的对仗以及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传承了古典诗词的韵味,又赋予其时代内涵,启示我们在传承文化的道路上要不断创新表现形式;从文化传承角度讲,叶嘉莹先生的事迹通过这样的诗歌被传颂,能激励更多人秉持有为精神,积极投身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弘扬中去,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像先生一样书写属于自己的传承篇章,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让诗词文化等瑰宝能在不断创新有为的实践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主办单位:诗词月刊  辽ICP备16005768号-1            版权发布:营口之窗网站  技术支持:营口爱思达计算机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国家批准建站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