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玻璃茶杯(四首)
原作
往日琉璃泡,澄明七弄茶。
而今素盏碎,清味入情赊。
改作
往日琉璃净,殷勤七弄茶。
而今碎玉盏,清味入情赊。
佛家七宝,琉璃居其一,因言“七”;泡之数遍其味不减,因言“七弄”。“琉璃”者,一言杯,二喻世界,琉璃世界,清净之所。今以此物入诗,一朝破碎,念之如许,情深所致。“泡”与“弄”复,以“净”代之,暗合“琉璃”;“澄明”贴切,只是连体四章,留待后用;“殷勤”应“七”,可以一用。“碎”前移,“玉”替“素”,更觉珍重。
原作
素盏清明啜绿茶,冰心分赠玉川家。
琉璃欲碎情恒在,怜取一杯梦泛花。
改作
昨日澄明啜绿茶,冰心尚许玉川嘉。
今朝欲寄情何处?怜取一杯梦泛花。
卢仝有《茶歌》,因用“玉川家”;“冰心”为“素盏清明”所用,且呼应“玉壶”,亦得其法。“怜取一杯梦泛花”,夺情提神之笔。“家”不确,改“嘉”,以“尚许”应之。“清明”言其时不切,状其况不如“澄明”;“素盏”犯题,既已碎,便成昨日之事,以“昨日”状之,亦无不可。“昨日”出,“今朝”至,呼应之法;“欲寄情何处”与“怜取一杯梦泛花”结体一处,至为紧要。
原作
一盏琉璃盛岁月,几枚团叶泛轻花。
奈何宿命因缘定,记取黄昏伴碧茶。
改作
但使琉璃盛岁月,也教团叶笼轻纱。
奈何天意高如此,一品清香撒作花。
《药师经》云:“愿我来世菩提时,身入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今以“岁月”为物,琉璃盛之,亦是觉之正等。“宿命”、“因缘定”两者不足与论;“黄昏伴碧茶”格低一等;“一盏”饰“琉璃”不妥。今用“但使”、“也教”,表杯之已碎,其情不舍。“天意高如此”,跌宕斯情;“清香撒作花”,缭绕其音。
原作
一曲佛音一泡茶,禅茶一味有清佳。
瓷瓯泛起琉璃梦,惬共黄昏看落花。
改作
一曲观音一泡茶,禅茶一味有清佳。
瓷瓯泛起他乡梦,领教黄昏看落花。
《茶经》言:“三饮便得道”。茶之天道寄于宇宙;茶之地道融入自然;茶之人道净化生命,三者具,禅茶一味成矣。“佛音”不如“观音”切;“琉璃梦”不如“他乡梦”稳;“惬共”不如“领教”真(落花喻杯破茶倾)。(朱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