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瑶情协奏曲
——序仇树勇《行之诗词》
马明德
认识仇树勇时,还是位不到而立之年的小伙子。看到他那敦厚、腼腆的样子和像模像样的诗词作品,我打心底感到高兴。大学毕业,供职于滨州北海水务公司担任工程师,紧张的工作之余能钟情中华诗词创作,非常难得。随着时间的推移,树勇的人品和诗词创作水平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他从市诗词学会的副秘书长一直被推选到第三届、第四届副会长、法人代表。春节前,树勇发来他的诗集《行之诗词》,恳请为其作序,我欣然答应。打开文档,仔细品读那四百余首作品时,我被他那冒着酷暑严寒战天斗地的激情所感染,也被他那远离亲人四季轮回的达观情怀多次带入诗境。
一入坑中半日余,满身铜色是谁涂。
纵然酷暑何谈累,只向丹心未改初。
——《致最可爱的人》
长靴泥水伴浆行,身在风刀雪自横。
纵使艰难何所惧,心中百念是民生。
——《辛丑立冬日冒雪抢修》
酷暑溽热,满身泥浆,一干就是半天多;风雪严寒,冰冷刺骨,修复爆裂的输水管道;······。这些感人肺腑的镜头,真实白描了树勇和工友们战天斗地的动人场景。时任水库管理部负责人,作品抒发了他那永葆初心、惟念民生朴素而又高雅的情怀。
这十年巨变不平凡,盐滩变良田。念初来此地,风多雨少,烟渺沙繁。飞鸟栖身何处,蓬草亦多残。年少须存志,虽苦何言。 水务精神写照,在炎炎风涩,冽冽霜寒。又朝朝暮暮,历月月年年。更几番,秋冬春夏,到如今,旧貌换新颜。初心在,此情依旧,此世之缘。
——《八声甘州·写在北海水库建设十周年来临之际》
北海水库,自2011年破土动工,从盐碱荒滩、烟渺沙繁、蓬草多残到旧貌换新颜,作者和工友们共同经历了炎炎风涩、冽冽霜寒,朝朝暮暮、月月年年,其中的艰辛、苦累、喜忧“何言”?但通读词作,留白处仿佛让人们联想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实验“两弹”,默默战斗在戈壁深处的科技工作者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联想到为了打破超级大国的封锁,在茫茫草原、雨雾深处,头顶鹅毛雪,面对大风沙的老一辈石油工人。为了滨州沿海群众的饮水、工农业的发展,生长在新时代的作者和工友们,能以苦为乐,视北海水库的建设、管理为“此世之缘”,其精神可嘉,难能可贵!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树勇诗集的第一章《火热青春献水务》,可谓激情澎湃,读来使人眼睛一亮,血管偾张。而《雅怀聊寄在心田》《四季撩人诗意浓》等篇章,风格却迥然不同。请看他的《月夜》:
身在他乡与远方,窗前明月话凄凉。
古来多少离人客,一去流年此味尝。
眼下部分热于泥古的作者,动辄离愁别绪、思乡怀人,但往往追求的是形似,仔细读来却给人以无病呻吟之感。而树勇,家离工作单位上百公里,周末还常常轮流值班。夜深人静之际,一人独处宿舍中,伴随他的或许是雨霁后的蛙鸣,或许是唧唧欢叫的秋蛩,抑或是肃杀嚎叫的北风,他望着天上的明月,思念妻子和尚在襁褓中的幼儿,离愁之绪不免袭上心头。从心底流淌出来的诗句,自然令人唏嘘!
心绪本无意,漫步至湖边。邀来一片明月,诗意入心间。赋得闲吟几句,聊表凡心雅趣,寄梦在云端。无酒自无醉,有月有晴天。 探宫阙,望玉宇,且凭栏。冰轮皓皓,如水如镜照无眠。长使余身漂泊,零落天涯人各,夜夜盼回还。尚有男儿志,年少莫缠绵。
——《水调歌头·水库月夜感怀》
词的开头“心绪本无意,漫步至湖边。”看起来作者本来没有特别的心情,随意走到湖边,然后“邀来一片明月”,“闲吟几句,聊表凡心雅趣,寄梦在云端”。此处表达了他闲适的情趣,同时也表达出了一种无法触及的遥远感。下片“探宫阙,望玉宇,且凭栏”,把思绪转向了更为广阔的景象。“冰轮皓皓,如水如镜照无眠。”明月如镜,映照出作者的失眠,暗示内出心的孤寂和思念。“长使余身漂泊,零落天涯人各,夜夜盼回还。”直接点出了漂泊天涯、分离之苦,夜夜期盼回归的心情。而结句“尚有男儿志,年少莫缠绵”,陡然宕笔,却着意表现出男儿的志向,劝诫自己不要过于沉溺于缠绵的情感。这首词以明月为意象载体,通过虚实相生的意境营造和情感张力的巧妙收放,展现了离愁别绪的婉约与男儿壮志的豪情相互交织的艺术特色。尤其是"无酒自无醉",以否定之否定暗含沉醉;"有月有晴天",则在物候矛盾中暗示心境的明晦交织。结尾"尚有男儿志,年少莫缠绵",更是形成了情感悖论:前句"尚有"承认志向的未竟,后句"莫"字却试图斩断缠绵,这种自我劝诫的无力感,恰恰折射出了离愁的深沉。这里与苏轼的"不应有恨"的强自宽解堪有一比。
纵观树勇诗集,其中既有豪放之作,更有大量的婉约瑶篇。看得出,他在诗语、诗味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对于精品创作有着不懈地追求。且看绝句《冬日盐松》:
昨夜寒风梳碧玉,虬枝傲骨长精神。
寂寥守望经年后,留得人间处处春。
作品以拟人化的笔法,使盐松突破了植物属性,化身精神图腾。"寒风梳碧玉",将凛冽寒风喻为梳齿,松针碧玉般的质感与风梳的动态相映成趣;"虬枝傲骨",更赋予盐松以坚韧不屈的人英风骨,物象与人格达到了浑然交融。在前两句实写盐松形态后,转结句则进一步虚写其精神影响。寒风梳玉的实景与守望人间的虚境相映,虬枝傲骨的物质形态与处处春的精神馈赠相生。虚实转换间,盐松完成了从具象到抽象的审美升华,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虽身处偏远沿海,但为能改变当地落后面貌做出个人奉献而自豪的高雅情怀。作品在有限的篇幅中凸显了中国古典诗歌"象外之象"的美学特质。
东风初软。腊梅浓艳,雪尽渠浅。春回碧草深处,幽香巧渡,芳魂谁恋。细雨轻烟似雾,竟如梦如幻。此意醉,莺语声声,柳色初新小河畔。 情痴有意耕诗苑。思无邪,更与高贤伴。相期共沐春雨,花尽放,此心为盼。但趁青春,辞海书山胜处游遍。为雅事,全付韶华,遂了平生愿。
——《雨霖铃·东风初软》
这首作品上阕,作者用"东风""腊梅""碧草""莺语""柳色"等一连串的意象,构建出了立体的初春图景。同时以"雪尽渠浅",暗点冬去春来的时间转换;以"细雨轻烟似雾",进一步增添了作品的空灵意境。下阕"耕诗苑""思无邪"等句,巧妙地化用了《诗经》的典故,将作者的书卷气与自然野趣有机融合。结句"全付韶华"地直白抒情,与通篇典雅语汇形成了极具张力的艺术效果。叶嘉莹先生云:好诗基本的衡量标准,是感发生命的有无,以及是否得到完美传达。此首作品以春景为依托,抒发个人雅志,既赓续了宋词婉约遗韵,又融入了作者积极入世的生命态度,堪称佳作不虚。
树勇大学毕业后入职滨州市北海水务公司。十五个年头过去,他已在公司副总经理位置上大显身手,其间先后荣获山东水务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艰苦的环境,远离家庭,却能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干得风生水起、如此出色,自然与他始终坚持初心密不可分。同时依我看来,与他热爱中华诗词、坚持文化自信也息息相关。在他身上,本职工作和诗词创作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得到了完美地印证。应当说,《行之诗词》洋洋洒洒的作品,对此也作出了最好的地诠释。
是为序。
乙巳年仲春于听芦轩
马明德,笔名鲁仁、听芦轩主。山东诗词学会第四届常务理事,山东诗词学会散曲工委副主任,《历山诗苑》副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诗词月刊》格律诗词创作研究班学术顾问。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滨州市诗词学会第三、四届会长,著有《听芦轩诗词》,获“山东省优秀诗人”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