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 夫
原 作
欲驾桅杆我不能,名缰利索一根绳。
谁知手急脚忙后,还有青山第几层。
改 作
欲驾桅杆我不能,名缰利索一根绳。
谁知手急脚忙后,还有惊涛多少层。
纤夫劳苦,用汗水为他人拉纤,保他人平安。把幸福献给他人,是这诗的主题。不用桅杆,不同船夫,因言“欲驾桅杆我不能”,此自谦亦自悲也。想来船夫尚可驾篙杆击浪中流,而我只能肩扛绳子,为人拉纤,一家老小,全在此一身,岂不悲乎!第一句“悲”字领起。如此“名缰利索”,被一条绳子牵挂,岂不更悲!第二句“悲”字延伸。被此“名缰利索”弄得“手急脚忙”,自顾不暇,第三句又一悲,前三句一句一悲,“悲”字行来,一气所致。“还有青山第几层”三句之结,“青山”脚下路,为“脚踏千山万水”意。如此,尚未到头,前边还有未走完的路,岂不至悲!第四句悲字收裹,全诗四句,以气御诗,句句不离“悲”字,悲怆之极。“青山”二字有所拖带,不如“惊涛”深入。前三句一步一悲,第四句以“还有惊涛多少层”关合,这“惊涛”,既言纤夫身后的惊涛骇浪,也言纤夫身前有走不完的人生之路。
切磋老师:诗词月刊编委,朱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