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首页 诗词月刊 倾心余事做诗人 诗人档案 站长风采 诗坛快讯 切磋园地 八方联谊 诗词曲赋 诗书画廊 联系我们
切磋园地 当前位置:首页 > 切磋园地
词谱词牌简介 | 竹枝
[发布时间:2016-03-21 17:50:23 ]   

竹  枝

【词调介绍】《词谱》卷一:“唐教坊曲名。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云:‘《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里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调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于贞元、元和之间。’按刘禹锡集,与白居易倡和《竹枝》甚多,其自序云:‘《竹枝》,巴歈也。巴儿联歌,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音协黄钟羽。’但刘、白词俱无和声。今以皇甫松、孙光宪词作谱,以有和声也。”《填词名解》卷一:“《竹枝》,唐乐府名,有蜀《竹枝》,有江南《竹枝》,有渔家《竹枝》。徐士俊云:泛言《竹枝》者,蜀词居多。”《唐声诗》下编,收七言二句体(亦即《词谱》所采者),云:“二辞均录《尊前集》。原作六首,五平一仄,每句皆以平起;四字后有和声曰‘竹枝’,句末又有和声曰‘女儿’、‘枝’、‘儿’自叶,与本辞或叶(如别体)或否(如常体)。叶平韵之五首中,三首平仄如常体,另二首微拗。此因当时之民歌而作,非对古乐府之拟作。近人或认皇甫松仿隋曲《女儿子》作(见刘毓盘《词史》一),或从此调和声‘女儿’渊源于《女儿子》(见王运熙《六朝乐府与民歌》),说皆有隔。”又云:此体“始见于宪宗时皇甫松辞。其始歌舞时手执竹枝。黄钟羽。”同书375页,收七言四句体三首,前二首无和声分初体和常体,后一首有和声,称别体(即《词谱》所采者),以为此三体“盛唐以前已行,中唐刘禹锡倡为民歌体。别名《竹枝曲》、《竹枝辞》、《竹枝歌》、《竹歌》。民歌合黄钟羽。”刘禹锡《竹枝》自序云:“四方之歌,音异而同乐。岁正月(卞孝萱《刘禹锡年谱》定为穆宗长庆四年甲辰,公元824年),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伧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音。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辞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歌舞之。故余亦有《竹枝》九篇。俾善歌者飏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

【调略】单调14字2句2平韵。

【词谱·例词】皇甫松

芙蓉并蒂竹枝一心连女儿,花侵隔子竹枝眼应穿女儿。

【要点】《词谱》:“《尊前集》载皇甫松《竹枝》词六首,皆两句体。平韵者五,仄韵者一。每句第二字俱用平声,馀字平仄不拘,所注‘竹枝’、‘女儿’,叶韵,乃歌时群相随和之声。‘枝’、‘儿’,犹《采莲》之有‘举棹’、‘年少’也。按古乐府《江南弄》等曲,皆有和声。如《江南曲》和云:‘阳春路,时使佳人度’;《龙笛》和云:‘江南弄,真能下翔凤’;《采莲曲》和云:‘采莲居,渌水好沾衣’,亦各叶韵,此其遗意耳。”此词乃唐声诗,平起平韵七言绝诗之两句。

{选自《中华词律辞典》,《中华词律辞典》由中华《诗词月刊》主编秋枫编撰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主办单位:诗词月刊  辽ICP备16005768号-1            版权发布:营口之窗网站  技术支持:营口爱思达计算机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国家批准建站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