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词写作的立意
梁孝平
题写一首诗词,首先要立意,即要确定你这首诗词要反映的思想.情感.观点或主张。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说:“大凡作诗,先须立意。意者一身为主也。”唐代白居易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清.叶燮《原诗》讲:“我谓作诗者,亦必先有诗之基焉。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有胸襟,然后能载其性情.智慧.聪明,才辩以出,随遇发生,随生即盛。”叶燮说的胸襟,即作者的观点.思想.见地,也就是诗词的立意。
我个人认为,立意是一首诗的生命线,只有一个好的立意,诗才有生命力.感染力,有价值,才能得以传播而流传于世。否则,遣词造句再好,韵律再和,也难出彩。纵观当今诗坛,特别是初学者,在立意上有三点力求超脱和避免:一曰平。即诗难以出新.出巧,显得平庸。用杨逸明先生诗词“金字塔”理论分析,诗作者停留在技术层面,而难以突破艺术层和哲学层。二曰偏。有些诗作者片面夸大社会阴暗面,甚至仇视社会,敌视社会主义.共产党。三曰陈。有的作者语言,观念陈旧,缺乏时代意识,读其作品如同隔代。有的作者沉浸在古人的思维中不能自拔,总是无病呻吟,起笔写秋愁,动辄诉春怨,仿佛如古人写不完的贬谪愁,宫廷怨,边塞苦,似乎仍然生活在一,二千年的远古时代。
结合本人的创作实践,我认为要提高诗词的创意水平,应力求做到以下三点:
1、立意要高,忌平。写诗,不管是吟景,咏物,还是怀史,写事,都要有所寄托,感悟,抒发,以给人教益,享受,领悟。写景,不能只是眼中情,耳边声,写成诗词化的景点说明。写史,写事,也不能单纯罗列史事,典故,写成史书,解说资料。要有旁拓,寄发,写出特色,精髓和现实意义。如杨逸明老师《风雪夜早睡戏作》:"结集寒云墨一洼,行人遭袭冻成虾。闻窗缝里钻风片,见路灯前旋雪花。围毯裹衾如结茧,缩头藏颈似栖鸦。放翁僵卧思边戍,我愧胸襟不及他。”诗写的不仅灵动,形象,更可贵的是活用了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一典,一下子把这首诗的境界提高了一个层次,若是风雪夜仅限于咏风雪,那这首诗写的再细腻,再生动,仍不能逃脱平庸的帽子。
2、立意要新,忌俗。即诗词立意要创新,用新的语言,新的视角,道别人未所道。清代李渔《闲情偶寄》中说:"才人撰诗,赋,古文,与佳人所制锦绣花样,无不随时变更。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写诗不应蹈袭前人,要务去陈言,独辟蹊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本人拙作《谒李兆麟将军墓》:“一代名勋久耳闻,今来拜谒倍伤心。剑逐外虏战功著,命殉家贼怨恨深。铁血丹心昭日月,白山黑水祭英魂。阋墙之患今尤在,我立碑前五味陈。”我结合李兆麟将军的身世,在东北抗联与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没有倒在日本人的屠刀下,而抗战刚刚胜利,还没来得及享受胜利的喜悦,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令人扼腕和痛心,联想到今年台湾改选,民进党极有可能重新执政,两岸再次陷于动荡不安,甚至对立,对抗,台海再临危机,因此发出“阋墙之患今尤在,我立碑前五味陈。”的感叹。假如此诗只是写李兆麟此诗将军如何英勇,威武,战功如何卓著,自然显得平庸。这首诗被多家报刊采用。
3、立意要巧,忌拙。有了新意,表达还要灵巧,生动,富有韵味,不能限于刻板,呆滞的说教,这就需要作者要有诗性思维,诗者语言。诗性思维与日常思维有着本质不同,是指在诗词创作中,不受逻辑思维,定势思维,职业思维等思维方式的束缚,变生新的思维角度,思维感触和思维形象。有关诗性思维,很多古人都缘于先天,严羽《沧浪诗话》云:“诗有别才,非关书也。”吾认为不尽其然。多读名家名作,多向前人学习,定有启迪,开发之效。
作者只有具备诗者特有的视角,敏锐,语言,诗才能出巧,出彩。如中华诗词学会等单位举办的全国“红豆,七夕相思节”诗词大赛,一等奖《红豆诗》:“南国春风路几千,骊歌声里柳含烟。夕阳一点如红豆,已把相思写满天。”意境何等阔大,何等浩茫,言别人不能言,却又是人人心目中都存在欲吐的意象,令人拍案叫绝,爱不释手。再如刘庆霖老师《西藏杂感》:“远处雪山摊碎光,高原六月野茫茫。一方花色头巾里,三五牦牛啃夕阳。”没有诗性思维,绝然写不出这样的妙句。本人《登天问台》:“不解仙生还地长,山中兀起耸云端。登台愿做擦天匠,擦得苍穹一色蓝。”有诗友评论:“该诗既有浪漫主义色彩,又有现实主义意义。‘登台愿做擦天匠”,言天问台之高。“擦得苍穹一色蓝”,寄托了当今人们厌恶大气污染,雾霾害人,愿天空澄净的良好愿望。
梁孝平 1956年生,山东省即墨市人。长期从事基层行政工作,历任即墨市市委办公室副主任,乡镇党委书记,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务。退居二线后,专门从事诗词事业和诗词创作,现任即墨市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华《诗词月刊》山东即墨工作站站长。中华诗词学会,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曾在《中华诗词》、中华《诗词月刊》、《中华辞赋》等国内十几家诗词刊物发表诗词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