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首页 诗词月刊 倾心余事做诗人 诗人档案 站长风采 诗坛快讯 切磋园地 八方联谊 诗词曲赋 诗书画廊 联系我们
诗词曲赋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曲赋
宋彩霞—《读聂绀弩十二拍》
[发布时间:2016-12-22 19:54:22 ]   

宋彩霞——

    笔名晓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杂志编辑部主任。山东省诗词学会副会长。著有诗词、诗论集《秋水里的火焰》等六卷、新诗集《黑咖啡》等。新诗刊发于《诗刊》《诗歌月刊》《诗潮》等。


蝶恋花·读聂绀弩《咏珠穆朗玛》

一览群峰斯世缈,亿丈金身,亿丈云霞绕。柱地擎天青月小,万山都被光环照。 疾电奔雷风料峭,毛瑟三千,勇气堪称道。收拾杯盘虽草草,灵均独醒人间少。


蝶恋花·读聂绀弩《题红楼梦》

一角红楼千片瓦,片片如烟,片片如商舍。欲问相思能有价?青丝白发回廊下。 蝶去莺飞风舞罢,为怕多情,不说柔肠话。梦里飞鸿堆淡雅,春词一纸凭潇洒。


蝶恋花·读聂绀弩《杯底》

一夕斯言凭怒喜,乌鹊南飞,恐是差人意。此夜西风全不寐,大江东去无穷已。 白骨千年存况味。人海沉浮,生死皆容易。杯底玉山无好计,酒清酒浊迷宫里。


蝶恋花·读聂绀弩《赠雪峰》

正是人间悲欲尽,白发飘飘,老更能狂搵。破帽压低眉一寸,三年万里无人问。 忧患又添无数困。笔下千言,都是沧桑韵。崖顶乱山藏黑阵,夕阳总与黄昏近。


蝶恋花·读聂绀弩《秋老》

又是秋风吹旧帽,不卷珠帘,只卷灯前稿。阅尽人间衰盛草,黄花依旧清香绕。 老始风流谁会笑?语涩途艰,细看知音少。且向丛林寻一道,时时自有春风扫。


蝶恋花·读聂绀弩《归途》

信口文章容易得,一笔尊前,滴尽东风黑。雪拥关山天道窄,锥心坦白人愁直。 扪虱纵横成痼疾,暮去朝来,不辨江南北。花落风狂诗霹雳,乌云一路朝天立。


蝶恋花·读聂绀弩《赠梅》

容我孤山藏几尺,小鹊惊飞,一树伤心白。枯槁无形关塞隔,人情输与窗儿黑。 但见苍茫风瑟瑟,十里春云,唤醒梅花笛。未许长天欺病客,月昏水浅相思得。


蝶恋花·读聂绀弩《北荒草》

我读马山千顷雪,片片诙谐,片片还如铁。血泪斑斑多少叠,乾坤一担挑寒月。 十载煎熬荒草页,字字生雷,字字皆高洁。北大荒人谁最烈?牛山尽染英雄血。


蝶恋花·读聂绀弩《丁聪画老头上工图》

驼背猫腰难得歇,不怨荒原,只怨风呜咽。毛发争飞飞鬓雪,无端识得凉和热。 一点尘缘容易绝,月面珠眉,胖二何分别?乡梦频回村上月,照人寂寞千千结。


蝶恋花·读聂绀弩《推磨》

一梦输人牢忆记,一种襟怀,一敞何容易。一阵春雷全国醉,一番天地中宵泪。 把坏心情磨粉碎,齐步迷宫,不越雷池意。已作三千长久计,卷宗就在环行里。


蝶恋花·读聂绀弩《伐木赠尊棋》

古树千年筋骨健。耸出云头,志欲参天蔓。万叠莲山齐许愿,开门不尽青青岸。 斧锯何关天下乱,四手同心,莫厌春光晚。管却红尘多少患,乾坤必有神机算。


蝶恋花·读聂绀弩《冰道》

最盼人间春水涨,冰雪壶天,可否澄无浪?俯仰银河听半饷,殷勤重把阳关唱。 梦里依稀非过往,地裂风狂,瀑死如何向?冰道参天风口上,可曾冻结愁模样?


赏读宋彩霞《读聂绀弩十二拍》

田子馥

  案头上摆放着宋彩霞女士的《读聂绀弩十二拍》,不时读来,深感眼前一亮,鲜活动人,拍拍珠玑,撩人心魄。这《聂绀弩十二拍》不同于《潇湘十二拍》,那是从生活中提炼而来,而这里是要从遍读聂氏诗词中捕捉,而且要读得深读得透,深谙真谛。宋氏的词,并不是重复或者复述你聂氏诗的意境,而是超拔于前,开辟崭新天地,而是借聂氏的画意,而赋宋氏的灵魂,高阔胸襟,意境清新。如《秋老》,释秋释老,纵情开发。“不卷珠帘,只卷灯前稿。阅尽人间衰盛草,黄花依旧清香绕”,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妙。这些词句,使人悟道自然时序,不可违逆,但也是良性循环。特别尾句“且向丛林寻一道,时时自有春风扫”,虽然“老始风流”,却不哀伤,依然提振新的希望。

  再如《咏珠穆朗玛》,聂氏只引“金身”一典,而宋氏则不是见山是山,而是“山非山而山”,视珠峰为佛祖,“亿丈金身,亿丈云霞绕。柱地擎天青月小,万山都被光环照”,形象高大无比,柱地擎天,佛光普照。这就是见山不是山而是佛身,意境超越一格。

  纵观宋彩霞女士,深谙填词之道,往往一言三叹,双声叠韵,到自然界去搜寻感情的对应物,抒发缠绵悱恻之情。如《推磨》“一梦”、“一种”、“一敞”、“一阵”、“一番”,五个“一”连缀,意蕴叠加,夹议夹叙,如诉如泣。《北荒草》中“片片诙谐,片片还如铁”“血泪班班多少叠,乾坤一担挑寒月”,“字字生雷,字字皆高洁”,层层递进,“乾坤”委以妙用,亦实亦虚,自有大比大兴大智慧,意在隐喻大荒不荒,内涵丰富,颇含“英雄血”,“挑寒月”之美。

  宋氏词,自有风格,自成一体,意境不凡,“笔下千言,都是沧桑韵”。而尾句犹妙:“花落风狂诗霹雳,乌云一路朝天立”(《归途》);“杯底玉山无好计,酒清酒浊迷宫里”(《杯底》);“收拾盃盘虽草草,灵均独醒人间少”(《咏珠穆朗玛》),这些诗句眷恋着诗人复杂情感,气势恢宏,饱含着诗人历史评价、人生评价、社会评价,乃至审美评价,往往现实与历史交织着,隐喻颇深,耐人寻味。

  恕我不做一一评述。“弱水三千”,我只取一勺,些许评论,只言片语,皮毛掠美,不足为逊,恳请专家不吝赐教。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主办单位:诗词月刊  辽ICP备16005768号-1            版权发布:营口之窗网站  技术支持:营口爱思达计算机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国家批准建站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