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首页 诗词月刊 倾心余事做诗人 诗人档案 站长风采 诗坛快讯 切磋园地 八方联谊 诗词曲赋 诗书画廊 联系我们
诗词曲赋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曲赋
跟秋枫探秘古诗词 (四)
[发布时间:2019-01-24 10:13:08 ]   


跟秋枫探秘古诗词 (四)

 

讲解老师:李书文


《怅诗》唐.杜牧

1、原作: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另一首《叹花》

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注:这两首出自一人,说的是一件事。


2、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享年49岁,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诗人李商隐与杜牧被称作“小李杜”。以别于“大李杜”李白与杜甫。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3、创作背景:二十六岁的杜牧进士及第,授宏文馆校书郎,可谓春风得意。以后几年在各地任幕僚。 据《唐阙史·卷上》记载,那时杜牧曾在宣州(今安徽宣城)当幕僚。他听说湖州的景色秀丽且美女如云,长眉纤腰有似神仙,所以在公事之余就去那里游览。当时的湖州刺史(相当于现在的省长且有兵权)是他的好朋友,所以就热情的款待他。刺史把全城的官妓都找来陪酒,但杜牧没有一个看得上眼的。

    杜牧在那玩了几天,临行之前,刺史又专门为他举行了一场赛船大会,引得全城的姑娘都出来观看,杜牧沿着两岸的景色一路物色过去,也看不到一个中意的姑娘,船会将散,杜牧突然看到曲岸上有一位中年妇人牵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款款走来,杜牧一看那小姑娘,就认为是绝色,忙命人到岸上请那对母女上彩船一叙。母女俩上船后看到有很多当官的在船上,惊慌失措的不敢说话。杜牧明说了要娶这位姑娘为妻,但那位中年妇人因为女孩年纪尚小而面露难色。杜牧不想为难这对母女,就说:"不然这样,我留下聘书一封,十年内我一定要到湖州当刺史,到时再娶你家姑娘。如果我十年内不来,你家姑娘就嫁给他人吧。"并送了那对母女一箱的绫罗绸缎为聘礼。中年妇人收下聘书和聘礼后带少女离去。

    杜牧后来被调到京城就职。十四年后才出任湖州刺史,到任后的第二天,即命人寻访当年的那对母女。手下的人回来告之,当年的那个女孩已经在三年前出嫁了,并生了两个儿子。杜牧伤心追悔之余,写下这首小诗,以表心境。


4、赏析:

    诗人借寻芳迟到,芳华已逝,花开花落、子满枝头,喻少女青春已过,含蓄委婉地抒发机缘已误,时不再来的惆怅之情。杜牧有感而作此诗,借惜春咏花感慨人生情缘容易失之交臂。此诗又题作《叹春》,虽文字有所不同,但诗意相同。

    前两句是自怅自解,抒写自己寻春赏花去迟了,以至于春尽花谢,错失了美好的时机。而开头一个“自”字富有感情色彩,把诗人那种自怨自艾,懊悔莫及的心情充分表达出来了。第二句写回忆,说明当年初见时花蕾尚未开放,诗人在感叹来晚了,已是“而今风摆花狼藉”,表现出痛惜懊丧至极。在诗意上确是翻进一层,越发显出诗人懊悔失意之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后两句写自然界的风风雨雨使鲜花凋零,红芳褪尽,绿叶成阴,结子满枝,果实累累,春天已经过去了。似乎只是纯客观地写花树的自然变化,其实蕴含着诗人深深惋惜的感情。

    

5、押韵:

这首小诗是七言绝句体,属于近体诗范畴。是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式:第一句第二句第四句末尾一个字,都在同一个韵部。迟、时、枝三个韵尾字同押韵母(i)且都是整体认读音节(迟chi、时shi、枝zhi),这叫押韵,读起来上口,有音韵的美感。而第三句末尾一字必须用仄声。

 

6、格律:以“一”代表平声,以 “ l ” 代表仄声,以“+”代表可平可仄的音调。

仄仄平平仄仄平,

  l  l  一 一 l   l 一,

平平平仄仄平平。

+一 一  l  l 一  一。

平平平仄平平仄,

+一 一  l  一 一   l。

仄仄平平仄仄平。

  l  l  一 一 l   l 一。

这里有两个字可平可仄,即“往”“ 如”两个字的位置,声调可平可仄。


7、起承转合:

以议论开笔,回忆承接,以眼前景做根基,以物喻人进行壮写,突出心态。最后,以议论抒发感怀,表现出无可奈何的懊悔心境!笔写平淡,含义深远!


8、创作手法:

通篇用比拟手法,此诗以叹花来寄托自己对所爱之人的怀恋之情,及迟到而耽误了好事的怅惘心里。它表现的是诗人在浪漫生活不如意时的一种惆怅懊丧之情。

本诗主要用“比”的手法。通篇叙事赋物,即以比情抒怀,用自然界的花开花谢,绿树成阴子满枝,暗喻少女的妙龄已过,结婚生子。但这种比喻不是直露、生硬的,而是若即若离,婉曲含蓄的,即使不知道与此诗有关的故事,只把它当作别无寄托的咏物诗,也是出色的。隐喻手法的成功运用,又使本诗显得构思新颖巧妙,语意深曲蕴藉,耐人寻味。


9、指导:

该诗语言顺畅,清丽。比拟恰切,抒情到位,手法老道,不愧一代大诗人!!我们学习诗词创作,一定要多读这类作品,从中揣摩意境的提炼,语言的组合。正所谓:熟能生巧!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主办单位:诗词月刊  辽ICP备16005768号-1            版权发布:营口之窗网站  技术支持:营口爱思达计算机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国家批准建站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