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首页 诗词月刊 倾心余事做诗人 诗人档案 站长风采 诗坛快讯 切磋园地 八方联谊 诗词曲赋 诗书画廊 联系我们
诗词曲赋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曲赋
刘伯承《出益州》、《赠谢南城》诗赏析
[发布时间:2020-07-22 10:22:58 ]   

刘伯承《出益州》、《谢南城诗赏析

曾信祥

内容提要:开州区位于渝东北,是刘伯承元帅故里。开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蕴藏着丰富的艺术珍宝,人文底蕴深厚,素有“举子之乡”、“金开州”、“帅乡”之美誉。本文就刘伯承《出益州》七律、《赠谢南城》五言两首古典诗作进行了赏读和分析,虽然这两首诗由于时代、题材、诗人自身修养不同因而风格各异,但却表现了作者救国拯民、报国图强的雄心壮志,洋溢着“书生”意气,高扬着“壮士”情怀,彰显了作者语言质朴、意境高远的清新诗风,堪称难得的将帅诗作。

 

开州区位于渝东北,是人民共和国一代军神刘伯承元帅的家乡。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蕴藏着丰富的艺术珍宝,人文底蕴深厚,历来为州、郡治地,素有“举子之乡”、“金开州”、“帅乡”之美誉。

刘伯承是重庆市开州区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他写作了《出益州》、《赠邹靛澄》、《赠谢南城》、《登峨嵋》、《游黄山》、《羊山集之战》、《和何鲁五一赋诗》、《植树》数首诗作,现就其《出益州》七律、《赠谢南城》五言古诗作一赏析,以飨读者。

刘伯承元帅作于1914年春的《出益州》七律:“微服孤行出益州,今春病起强登楼。海潮东去连天涌,江水西来带血流。壮士未埋荒草骨,书生犹剩少年头。手执青锋卫共和,独战饥寒又一秋”。

作于19244月的《赠谢南城》五古:“园林春色满,仕女踏青时。诚恐名花落,匡扶不上枝。峨山沉雪里,欲往滞犍为。君自家山问,琅琅回有诗”。

这两首诗写作时间相距十年,恰好反映了二次革命后到北伐战争前这一历史时期作者从民主主义革命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思想光辉。可以说,在1914年刘伯承还处于观察、思索、选择的时期,那么到了1924年在经过反复研究、深入思考之后,他已经自觉地、明显地开始向共产主义接近了。

从刘帅这两首古体诗可以看出,随着作者思想的发展,诗风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出益州》这首七律感情悲壮,气象雄浑,诗的格调极尽沉郁顿挫之致。在诗中,作者唱出了孤行出川的悲壮心境,表达了东去申城、迎接革命高潮的向往之情。十年之后,《赠谢南城》这首五古一反悲歌慷慨之呼号,而发为超逸隽永之吟唱,感情蕴藉,冲淡平和,诗的韵味颇具清空澄澈之妙,“诗味”更浓矣。这种手法上的由实而空、色调上的由浓而淡,正是作者政治信仰上坚定沉着、军事指挥艺术上炉火纯青的表现。

一、《出益州》七律试析

1913年秋冬之交,川军五师师长、讨袁军司令熊克武等响应孙中山讨袁二次革命的号召,但兴师失败,刘伯承左脚负伤,潜回家乡开州治疗。不久得到熊克武部营长、邑人彭竹轩自上海来信,称原熊克武部许多将士在沪受到孙中山的热情接待和妥善安置。所以,1914年春刘伯承偕同邹靛澄从故乡开州间道出云阳,乘船东下去至上海寻求新的护国道路、救国真理。舟行三峡,刘伯承眼观两岸青山对出,远方水天一色,一股追思曩昔、瞻念今朝、筹谋前途的冲天豪情顿生,不禁吟出诗来。

《出益州》七律抒发了作者救国拯民的理想抱负,发出了“手执青锋卫共和”的呼号,报国救民之情怀溢于言表,同时也反映出他孤独、无助、茫然的思想情绪。在上海,面对革命低潮,有人失望彷徨,有人一蹶不振,而他却毫不气馁,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当孙中山创立中华革命党的消息传至申城时,他极为振奋,决心追随孙中山继续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宣誓加入中华革命党,这段经历对其青年时期富国强兵、救国救民思想的形成具有颇深影响。

首联微服孤行出益州,今春病起强登楼。诗的首联意境跌宕流转,以灵动取胜,深得国粹菁华诗思之妙,深慰作者之心。所以诗之起句微服孤行出益州,作者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化着平民妆扮出蜀,以低沉的咏叹吟唱出此次出川的悲壮心境。微服孤行形象地描述了作者化装出走的情景,尤其孤行二字特见功力,表现了青年刘伯承行为特异、横而不流的气质,更抒发了他仗剑卫国、辞亲远游的一腔孤愤。对句今春病起强登楼,从南朝诗人谢灵运之诗题蜕变而来,今春病起隐指脚伤新愈的实事,强登楼暗用著名诗人王粲登楼之典,为状语修饰登楼,振作精神登上船楼最高层,这不仅凸显出作者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而且透露出迷茫、不知路在何方的无助与愤懑,同时顺势引出下面诗语的伤时忧国之感。

颈联海潮东去连天涌,江水西来带血流最为融情入景,出句展望将来,此行出川去沪,定当革命高潮频兴,不禁心向往之;连天涌波浪滔天,借用诗圣杜甫《秋兴八首》“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之句,引申化用而成。对句回顾过去,讨袁失利,孤军转战,血雨腥风,牺牲惨烈,自西而来的长江水融入了志士的鲜血,自然感慨万端,寄望那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早日到来。

颔联壮士未埋荒草骨,书生犹剩少年头即景抒情,大难不死壮志酬,劫后余生风华茂,应从悲愤中昂起头来干一番事业,愿与同行战友共勉。此联贵在有所寄寓,发人深省。作者回顾过去,孤军奋战,自己劫后余生、风华正茂,而壮志难酬啊!细读这两联,从工整的字句、铿锵的诗韵中,可以感触到作者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的不尽忧思,体现了作者的滚滚诗潮和浩浩雄心。

尾联手执青锋卫共和,独战饥寒又一秋,承接中间两联情景交融的比兴手法转而用赋法直抒胸臆,发出了手执“三尺青锋”捍卫共和、拯救沧桑兴国为民的呐喊。为了表白这种不屈不挠的斗志,诗的结局突然由高亢而低沉,回到首联的基调上吟出独战饥寒的悲歌:癸丑讨袁失败后,终于冲出枪林弹雨存活下来;回乡避难潜影匿形,终于战胜饥寒走过来了。这再次表现了作者救国拯民、报国图强的雄心壮志。全诗至此,一笔煞住,嘎然而止,读者从有余不尽的气势中聆听出作者的弦外之音:敌人的围追堵截、生活的缺衣少食这一切都难不住革命志士,此去定当海阔天空、前程无量、光明满天,让那些共和的敌人、人民的蛀虫等着瞧吧,神州必有一番新的天地、崭新气象,定能再造共和、振兴禹域。全诗洋溢着“书生”意气,高扬着“壮士”情怀,堪称一首难得的将帅诗。

二、《赠谢南城》五古浅析

《赠谢南城》这首五言古诗作于19244月,此诗意蕴深长,寓意深刻。

其时刘帅正在四川犍为县五通桥养伤,潜心研读马列著作。所谓友人即指开州同窗谢南城,他原与刘帅同学,结为金兰之好。从诗意看,这是酬答故人赠诗的诗柬,刘帅生怕年轻志士虚度美好时光、意志消沉,成为“匡扶不上枝”的落花,故将此诗的首联、颈联书赠谢南城。

“园林春色满,仕女踏青时。首联初读似觉是一幅春游图,然而细味、漫品全诗,这春深似海、仕女如云的景象,看来并非作者意中所属,而是别有一种追求。无怪乎颈联接下去笔锋一转,敲起了醒世的鼓锤:诚恐名花落,匡扶不上枝。意即别看这园林春色,盛极一时,早晚春光必去、名花必凋,纵有怜香惜红之意,也怕是好景难再,难于挽回了。作者借用东晋大诗人陶潜的诗句来解释,意即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刘帅两次单将这两联截成绝句赠与故人的深意大概就缘于此吧。

作者始终追求着新的境界、新的目标,故此诗之颔联用一个跨度较大的跳跃作答:峨山沉雪里,欲往滞犍为。园林春满、仕女踏青,当是清明时节,巍巍峨眉,积雪未化,身在犍为,抬眼可望。先用欲往表达出向往之情,再用字表达出因伤滞留的遗憾。既向往又遗憾,那急切追求的心情是何等的强烈?仕女名花,盛极而衰,终究是世俗常态,不足留恋;峨山雪顶,遗世独立,那才是高洁胜地,值得留连,令人神往。当时马列主义已在华夏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已登上政治舞台,刘伯承在杨闇公、吴玉章等人的影响下正利用养伤的机会攻读马列著作,其思想正处于上升、飞跃阶段,政治上日趋成熟,因而他在诗中所追求、向往的是不言自明的,共产主义已为其终身追求、毕生信仰。

“君自家山问,琅琅回有诗。作为答赠故人的诗作,这个尾联写得饶有情趣:故人相问,别无告慰,但有回诗,琅琅可读,显示出一个革命军人在戎马倥偬的间歇中乐于以诗书陶冶性灵、严洁操守的高雅情怀,也表现了他“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岂顾一身之富贵”的高尚情操,亦可看出他是一位有所作为、有所建树的热血男儿。

尽管这两首诗由于时代不同、题材不同,诗人自身修养不同,因而风格也不同,但却有一个前后一贯的艺术特色,正如南朝梁代我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篇》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取明晰之能所言。刘勰这一评说,正好可作刘帅之诗语言质朴、意境高远这种风骨的理论概括,诚哉斯言。

总之,这两首诗贯穿了作者前后一贯的艺术特色,即语言质朴、意境高远的清新诗风。虽历经百载的岁月沧桑,但仍在家乡开州、巴山渝水乃至尧疆禹域广为传颂,为人们津津有味的流传着、鉴赏着、品味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主办单位:诗词月刊  辽ICP备16005768号-1            版权发布:营口之窗网站  技术支持:营口爱思达计算机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国家批准建站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