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伍乘森《水调歌头·重返特克斯》赏释
林锡彬
我与伍乘森兄仅谋一面,会一餐。然两情契合,神交已久。伍兄于我生命信息长河中,系璀璨明星。辛巳之春,蒙罗锡文君引荐,得兄《征途曲》诗词选一卷,捧读再三,耳目一新,为兄际遇兴叹,为其文笔折服。知作者胸襟,坦荡磊落;领塞北风情,寥廓萧森。于是感而有作,赋诗二首以寄之:
一
因惊铁岭有相知,难释征途一卷奇。
西去东来无纸字,包中字纸乘森诗。
二
唐音宋韵满征途,塞月霜风雪气殊。
非是幽兰馨海内,天山铁岭不传珠。
第一首“包中字纸”,言吾当年常置《征途曲》于手袋中,闲暇时读;第二首末句,即对伍兄文字总体评价:一字一珠啊!
《征途曲》以诗词之瓶,装不搭“仕途经济”之酒,倾倒着一位最早的“农民工”诗人的心香。远在七十年代初,文革尚未结束,伍乘森便勇敢地走出生活的羁绊,颇费周折地来到了神秘的新疆,寻求新生活,开始新探索。近二十年的边塞生涯,使这位身体颇为壮硕的南方人有了新的历练,因而也有了清新俊逸的《征途曲》问世。也才有了今年这首返疆探亲访旧的《水调歌头·重返特克斯》:
一别边城去,万里复来游。四十三年逐梦,雁影小勾留。冷暖当时人事,深浅冰原雪爪,浓淡味追求。郊野如相识,迎客又新秋。 访亲朋,观八卦,赏心眸。感我涛声依旧,河岸啸中流。自笑天生笨鸟,难比天磨铁汉,雪浪涌心头。韵酿《征途曲.》,知足不言愁。
作者自跋曰:西陲特克斯县城八卦布局。“八卦城”远近闻名。特克斯河流于境内东流注入伊犁河。予当年曾于河畔水利工地劳动一冬。当年抵此时在新秋。今来也值新秋。拙集《征途曲》多在此酿成。(词、跋根据网络流传稿)
本词以故地重游起兴“四十三年”啊,想起来多么遥远,到了眼前,一切又如此亲切:“雁影小勾留”。白居易诗曰:“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今古诗人,同此情怀!那是历史,便轻轻一抹,回到人世沧桑上来:“冷暖当时人事,深浅冰原雪爪,浓淡味追求。”往事纷繁,但作者仅用三个形容词——冷暖,深浅,浓淡,便准确、生动、全面地展示了那段百味人生。信手拈来,轻松自在,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夫。面对这熟悉的山河,作者如逢老友:“郊野如相识,迎客又新秋。”巧妙地为读者交代了此行的时间地点,显得别有风致。
词的上阕为“事”,下阕则为“情”。这是双调通常的处理方法。“访亲朋,观八卦,赏心眸。”大抵人情笃厚,可以看出作者是被故人逗得很开心的。当来到特克斯河边漫步,啊,我来也,人依旧,那“涛声依旧,河岸啸中流”,拍击着堤岸,何其壮伟!这山河,陶冶出多少风流人物啊,唯我“自笑天生笨鸟,难比天磨铁汉,雪浪涌心头”!这里,“天磨铁汉”出自左宗棠诗句:“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忌是庸才”,意为遭受上天刻意安排磨难而不倒之人方为钢铁汉子。但作者有自知之明,谨以笨鸟自况。伍兄本大才也,唯不遇者是也。但于此绝无怨艾,足见其志淡薄,其怀高洁。然其情不减于江海“一句雪浪涌心头”,将全词推向高潮,唤起读者诸多共鸣。这是全词亮点,堪称警句。同时也体现了作者过人的抒情艺术。
词的结句:“韵酿《征途曲》,知足不言愁”,作者以诗明志。《征途曲》这部诗集,源于新疆的生活基础,它于读者、亲友间广获好评。因有斯,连伍兄自己也“知足”了。兄乃“一贯不满意自己”之人。于此,读者可领略其中那豁达人生心态;并可明了作者平生不好高骛远,甘为“笨鸟”,永远“知足不言愁”的人生答案。——拥有诗词爱好,做个中华诗词人,确是解决生活要义并达到幸福人生的上佳良方。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疏野》言:“若其天放,如是得之”,是说作品如果达到放任自然的境界,便是最大的收获。我以为,这首《水调歌头》艺术上节奏明快,文笔条畅,可读性强;更胜在立意,情怀旷达高远,境界放任自然,是为所得。
2015.9.1于惜墨斋
|